重磅:2019年起社保统归税务征收,不缴少缴社保的企业!国家重罚!
烟语法萌
国家连发重磅文件,严管社保!
1
2019年起社保统归税务征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1、先合并国税地税机构再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
2、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3、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到税务部门的范围,对依法保留、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成熟一批划转一批,逐步推进。
4、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服务标准。
2
国地税合并后1号文件:限时补缴社保
国地税合并当天(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发布1号文件,规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
国地税合并后,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收职责将划转到税务机关征收。黑龙江税务局发布社保催缴的文件,表明税务已正式接管社保费的征收职责。
通知要求:存在以下三种问题的企业,限于7月底前改正(补缴社保费):
办理工商注册并正常发放工资,但没有办理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的
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未全员参保的
参保了但没有上年工资总额足额缴纳社保费的
所有存在上述三种问题的企业都先到社保机构办理参保手续,缴费则已经转到税务机关了。黑龙江的税务已正式接管社保费的征收工作。
8月1日起,税务机关开始开展专项整治社保费征缴行动。对四类企业进行社保费征缴的专项整治行动:劳务派遣公司、物业保安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季节性用工较多企业。税务机构已经做足了接管社保费征收相关的准备工作。
3
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6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明确:一是完善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工作。二是强化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养老保险相关工作情况列入省级政府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查询系统、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监控系统以及全国共享的中央数据库。
追征社保费第一枪已经打响!
4
人社局公开曝光社保违规企业
不久前,上海人社局公布了50多家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违法行为被公开告示,包括单位全称、法人或负责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参保所在地等信息。
近日,上海人社局再度头条公开曝光告示 ☟
曝光力度之大,让很多人疾呼:最严征管时代来了!
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单位,摊上大事了!
1、长期按照最低标准申报社保的单位,要注意了!
社保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工资低于基数,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如果高于基数且不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实际工资据实缴纳,如果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最高上限缴纳。
以前长期按最低工资标准申报基数的单位,个税申报基数税务局是有的,两者一对比,差异过大,未足额缴纳的部分,补缴的可能性很大。
2、劳务派遣、物业安保、建筑劳务等用工多的企业,要注意了!
这些单位很多不会给职工办理申报,私下签订放弃社保协议的比比皆是,而一些建筑劳务公司还会大量做工资成本,在建筑用工未实名的庇护下,大量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制作工资表,列支成本。
工资表信息、个人所得税信息、社保申报信息,企业所得税申报信息,现在都由一个部门来核查了。应缴未缴的行为更容易被曝光了。
3、拒交社保费的企业,要注意了!
税务机关是专职组织收入的政府执法机构,有独立的征收体系,专业税收团队,征收能力强大,金税三期工程能够实现全国征管数据应用的大集中,大大提高征缴效率。
延期申报,不申报,不仅影响信用,更可怕的是,可能限制开票。
总之,很多违规企业可能要在未来面临改变了!
现在你公司是怎么交社保的?
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
(1)在某三线城市,一家10人小公司,只买了一个员工最低标准的社保就可能过关了,其余9个人都没买!在税务局全面负责征收以后,你可能需要补这9个人的社保!工资社保得对应起来,并且实缴!
(2)在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
社保基数有上下限,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工资低于基数,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如果高于基数且不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实际工资据实缴纳,如果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最高上限缴纳。
不少公司做法是:你实际工资10000,却按最低工资基数缴社保!
这是不对的!而且,社保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以后,现实情况很有可能会改变!得按照实际工资10000交社保!
我们来算笔账:
之前按3082基数交,到手工资是:8785
如果按10000基数交,到手工资是:7457
个人每月到手少了8785-7457=1328元
工资越高,这差距会越明显!
国家重拳整治社保征管,这一政策势必将对每一家企业以及每个人的收入产生深远的影响。
缴纳社保,难在足额!
也有人感慨,要统一严格社保征收,不然全额缴纳的企业会丧失竞争力!
缴纳社保不难,难就难在足额。
很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的社保,其实这样的操作就是违法,没有足额。
社保费严格征管才能保证公平!严格征管才是最公平竞争方式!
社保“潜规则”,再见!
试用期不上社保的“童话”结束了!
有些单位在劳动合同上做手脚,规避企业缴纳社保责任。这个在私企比较普遍,写的招全职,其实就招个试用期,3个月后走人,这样他们试用期社保就不用交了,好多私企更是签6个月试用期,到6个月就开掉,这样就不用交社保,这些是在打法律“擦边球”。
员工自愿签协议放弃社保,违法!
有企业说,我们让员工签了不缴纳社保协议了,查到也没事——大 错 特 错!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提醒所有企业,不要逃避社保,丧失了信用,可就难以立足了!不缴少缴社保的老板将进“黑名单”!
工资偷税最严管控来袭!
1、虚列员工发工资的时代,结束了!
以前税务信息滞后,不发达,而且个税起征点也不高,很多收入高的人就通过发工资的途径逃税,这种方法受欢迎但现在正式结束了。
2、还在用现金发工资的,该收手了!
大部分企业为了方便都是发现金给员工,这种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给税务检查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支付管理制度的发展,现金发放工资这种形式慢慢会被银行转账支付取代。
3、提醒:支付的工资必须对应好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税务政策越来越严,应付职工薪酬现在也是监控的重点,如果年末没有计提,科目余额为0,是存在很大异常的,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引起怀疑。
4、虚列员工领工资行为的, 税务稽查全面来袭!
5、老板私人账户隐藏公司收入的企业,小心了!
这些企业,成重点稽查对象!
一、加大税收违法成本
国地税合并后将快速对所有纳税人信息进行整合。
A、增强金税三期、加大税收电子信息系统征管功能,强化对纳税人全面涉税业务监控功能,是首要任务。
B、提高应对纳税人偷漏税等税收违法问题的技术手段。
C、让纳税违法分子税收违法成本进一步增加(加大处罚力度和法律责任追究)。
D、通过媒体公开违法者信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网,随着国地税合并,统一行动在全国展开。“失信者寸步难行”成为现实。
二、清扫国地税分散管理盲区
金三系统征管信息大整合,对纳税人涉税行为管理,将会更加集中在全面税种监管。尤其是:原国地税分离交叉管理中的漏户和归属权限追究的盲区,将逐户的进行彻底的清理。国地税合并后,税务稽查将会无缝对接。
三、追查历史账面数字比对
稽查合并后的大数据储存信息将更加全面,透明。日常监管纳税评估及纳税人财务数字分析抓取比对,也会更加的精准和便捷。所有数字分析随着国地税稽查合并,体现出更加的全面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四、稽查重点放在常年亏损企业
企业常年亏损和微利,一直就是税务稽查关注的要点,此次国地税合并后,将进一步追查亏损真假。
主要针对长亏不倒的企业。企业常年亏损,但是还在茁壮成长,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按照比例分解到内外两个账上。外账常年亏损,内账财源滚滚。
请禁止这7种个税避税方式!
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定受罚。
1、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可能存在。
3、补贴不申报个税
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5、“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7、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开发票,给员工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也是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来源:国家税务局、税来税往、快法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