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实务
›
业务指引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民事上诉状制作指引(内部使用)
2015-4-2 10:25:59
覃达艺律师
管理员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846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1.
总则
1.1民事上诉状是民事案件一方当事人认为一审裁决对其不利,而要求二审法院予以纠正的请求性法律文件。
1.2民事上诉状至少应当实现如下一项功能:
(1)说服二审法院直接纠正一审裁决,并作出有利于委托方的终审裁决;
(2)说服二审法院撤销一审裁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以使委托方有机会获得有利的终审判决;
(3)制造与对方当事人调解或和解的机会,以使委托方最终有机会获得较一审裁决有利(或责任较轻的)的处理结果,以避免诉讼风险。
1.3领取一审裁决后,首先确认送达时间,并计算出上诉期限。然后立即将一审裁决书送达委托人,并以书面形式将上诉期限的起止时间告知委托人。
1.4在一审委托人没有告知是否委托二审代理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当先行按照本指引制作民事上诉状。
2.
制作民事上诉状的前期准备工作
2.1一审裁决书的解读
(1)研究一审裁决的判决主文,确认一审裁决事项是否与原告的请求事项一致,如存在超越诉讼请求的情况应当列出;
(2)核实列明的各方当事人的自然状况是否正确;
(3)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原告诉讼请求(含被告的反诉请求)是否与原告最终提交的诉状或确认的诉讼请求一致,如存在不一致应当列出;
(4)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被告答辩意见是否与其最终提交的答辩状或确认的答辩意见一致,如不一致应当列出;
(5)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是否与实际提交的一致;一审就各方提交的证据是否全部组织了质证;核实各方的举证意见、质证意见是否与庭审中的一致;研究一审裁决对各方提交证据的认证情况,并将一审裁决没有采信的证据列出;
(6)核实一审裁决查明的事实,是否与所认定的证据一一对应。没有证据对应的事实,应当列出;
(7)研究一审裁就各争议焦点在事实和法律方面的认定;
(8)对一审裁决书中涉及的金额事项,复核其适用的公式以及调取的数据是否有证据证实,并复核其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9)核实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鉴定费等费用是否漏列、错列、计算是否错误;同时核实上述费用的承担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0)核实一审裁决书中是否有列明上诉费的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信息,以免因未按一审裁决中规定的方式支付上诉费而丧失上诉权利。
2.2如发现一审裁决存在依法可以裁定补正的情形,应当及时告知一审法院并建议及时制作并送达补正裁定。
2.3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应当运用二维时间线重新研究原被告双方的一审诉辩逻辑体系。同时,绘制一审裁决的逻辑体系图,通过对一审裁决的逻辑性和体系性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影响二审处理结果的新线索。
2.4通过对一审裁决的解读,整理出一审裁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各问题进行复核与研究,并评估和论证其可能对二审结果的影响。
2.3新证据的收集:
(1)依据对一审裁决的研究,及时与委托人沟通并确认是否存在足以推翻一审裁决的新证据;
(2)依据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或证据线索,逐一核实,以获得有价值的新证据;
(3)对有价值的新证据予以固定,并做好提交二审法庭的准备。
2.3法律适用方面的再论证:
(1)复核一审裁决所适用的法律(含司法解释)的有效性,其理解是否准确;
(2)收集对本案可能具有影响力的最高人民法院、上级法院的审判意见、案例、指导性意见等,以确认一审裁决在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
(3)分析现行国家政策导向,并论证一审裁决的社会效果。
2.4上诉策略及上诉方案的制订:
2.4.1确认一审裁决是否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分析一审裁决认定事实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是否错误、程序是否违法,及是否存在可能影响一审裁决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
(2)分析一审裁决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3)分析一审裁决是否对案外人的权利造成妨害。
2.4.2确认上诉请求。明确维持哪些一审裁决的内容,哪些内容方张撤销,哪些内容主张改判及如何改判,以及是否要求发回重审。如果要求改判,其改判的范围不能超出一审的请求范围。
2.4.3针对确认的上诉请求,组织支持该上诉请求所必须依赖的事实和理由。
2.4.4上诉策略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上诉目标;
(2)实现上诉目标的可选择手段;
(3)调整后的举证策略;
(4)法律论证策略;
(5)对方当事人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预测,以及委托方的反制策略;
(6)调解与和解策略。
2.4.5依据确认的上诉策略确定上诉方案,并按本指引撰写民事上诉状。
3.
民事上诉状的制作
3.1民事上诉状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集中针对与上诉请求直接相关的一审判决存在错误;
(2)逻辑严谨: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3)论证详实:对重要的焦点问题从事实和法律角度进行全面充分的论证;
(4)便于援引:方便二审法庭审理,并直接在二审裁决文书中引用;
(5)极简原则:在能够说服二审法庭的基础上,使用最少证据、简述最基本的事实、撰写最小的上诉状篇幅。
3.2民事上诉状的内容:
3.2.1上诉请求:
(1)明确是否要求发回重审;
(2)明确撤销原审裁决的范围;
(3)明确改判的请求内容;
(4)明确一二审诉讼费用的承担。
3.2.2事实和理由:
(1)围绕上诉请求组织事实和理由,并使事实和理由与上诉请求能够一一对应;
(2)事实和理由的编辑顺序应当坚持重点优先原则;
(3)可按影响上诉请求的焦点问题区分不同板块,分别对所主张的上诉请求进行论证;
(4)每一个与上诉请求有关的焦点问题均应当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5)依据案件需要应当简要说明一审裁决的社会效果。
4.
民事上诉状的排版
4.1
页面布局
4.1.1纸张采用A4,纵向设置;
4.1.2页边距采取普通模式,即上下均为2.54,左右为3.18;
4.1.3首先将全文字体设置为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间距1.5倍,段间距为段前0、段后0。设置方法是全文选中,然后一一操作前述各设置选项;
4.1.4在上述状态下进行民事上诉状中各模块的排版;
4.1.5民事上诉状通常由以下模块组成:
(1)标题;
(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自然状况;
(3)上诉状首部;
(4)上诉请求事项;
(5)正文;
(6)结尾。
4.2
标题模块的排版
4.2.1标题模块前首先增加一个空行。
4.2.2 标题内容为“民事上诉状”。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加黑;
4.2.3标题“民事上诉状”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段间距段前设置为1行、段后设置为1行。
4.2.3标题应当居中(应当注意,先确认标题置于该行最左端时再进行居中操作)。
4.3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自然状况模块的排版
4.3.1
当事人自然状况需要列名的内容: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一审诉讼地位,当事人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住所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2)当事人为法人或法人分支机构的:一审诉讼地位、当事人名称、住所地地、法定代表人、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
4.3.2排版
(1)首先是上诉人,然后是被上诉人及应当列名的原审当事人。
(2)分行设置
不管上诉人、被上诉人、列明原审其他当事人,其自然状况方面的信息均应当按下表单独设为一行:
行数
自然人
非自然人
第一行
姓名(原审诉讼地位)
单位名称(原审诉讼地位)
第二行
民族,出生年月日
住所地
第三行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及职务
第四行
身份证号码
注册号
第五行
联系电话
组织机构代码
第六行
联系电话:
(2)字体、字号、行间距
第一行,当事人姓名或名称黑体宋体小四(不加黑),段前为0.5行,段后为0。
该模块其余各行的字体均为宋体小四,段前和段后间距均为0。
(3)对齐
第一行居左(不退格),该模块其余各行均退两个字,即4个空格。
4.4
上诉状首部模块
4.4.1上诉状首部内容为“上诉人(姓名或名称)因与被上诉人(姓名或名称)(案由)一案,不服(一审法院名称)(一审案号)(裁决书名称),现提起上诉。”
4.4.2上诉状首部的内容均设置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和段后间距均为0.5。
4.5上诉请求事项:
4.5.1上诉请求事项的内容包括标题与正文。
4.5.2上诉请求事项标题为“上诉请求:”,设置为黑体小四,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5,居左顶格设置。
4.5.3上诉请求事项的正文中,每项均需用数字表示(如1、2、3、……)。每项独立成段。均为宋体小四,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
4.5
正文模块的排版
4.5.1民事上诉状正文可以围绕上诉请求结合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区分为不同板块,并就每个板块分别从事实和法律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4.5.2正文中的每个板块均由标题和该板块正文组成;
4.5.3板块标题由“标题编号”和“标题内容”组成。标题编号为中文数字(如一、二……);
4.5.4板块标题编号及正文均为黑体小四(不加黑);段间距段前设置为0.5行、段后设置为0.5行;
4.5.5该板块正文部分,均设置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倍,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5行;
4.5.6板块正文中,可以给每个事实编上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
4.5.7正文最后,应当对一审裁决存在的问题及二审请求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评价,并明确最终的上诉主张。
4.6
结尾模块的排版
4.6.1“此致”用宋体小四,在与正文的最后一行间增加一个回车(即一个空行);
4.6.2此致的法院,为宋体小四,居左(不退格);
4.6.3此致与此致的法院间不增加空行即回车;
4.6.4上诉人信息为:“上诉人:(上诉人名称)”。上诉人信息距离“此致的法院”间为三个空行。宋体小四加黑。答辩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距离页面右边界4个字节的距离,即两个文字的距离。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1行;
4.6.5上诉时间信息:全部用中文大写,如“二?一四年六月七日”,宋体小四加黑,位于上诉人及上诉人名称中间的位置。具状时间的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1行。
5.
其他
5.1团队各成员在使用本指引期间,应当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及执行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以便于对本指引不断升级。
范例: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1.
总则
1.1民事上诉状是民事案件一方当事人认为一审裁决对其不利,而要求二审法院予以纠正的请求性法律文件。
1.2民事上诉状至少应当实现如下一项功能:
(1)说服二审法院直接纠正一审裁决,并作出有利于委托方的终审裁决;
(2)说服二审法院撤销一审裁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以使委托方有机会获得有利的终审判决;
(3)制造与对方当事人调解或和解的机会,以使委托方最终有机会获得较一审裁决有利(或责任较轻的)的处理结果,以避免诉讼风险。
1.3领取一审裁决后,首先确认送达时间,并计算出上诉期限。然后立即将一审裁决书送达委托人,并以书面形式将上诉期限的起止时间告知委托人。
1.4在一审委托人没有告知是否委托二审代理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当先行按照本指引制作民事上诉状。
2.
制作民事上诉状的前期准备工作
2.1一审裁决书的解读
(1)研究一审裁决的判决主文,确认一审裁决事项是否与原告的请求事项一致,如存在超越诉讼请求的情况应当列出;
(2)核实列明的各方当事人的自然状况是否正确;
(3)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原告诉讼请求(含被告的反诉请求)是否与原告最终提交的诉状或确认的诉讼请求一致,如存在不一致应当列出;
(4)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被告答辩意见是否与其最终提交的答辩状或确认的答辩意见一致,如不一致应当列出;
(5)核对一审裁决列明的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是否与实际提交的一致;一审就各方提交的证据是否全部组织了质证;核实各方的举证意见、质证意见是否与庭审中的一致;研究一审裁决对各方提交证据的认证情况,并将一审裁决没有采信的证据列出;
(6)核实一审裁决查明的事实,是否与所认定的证据一一对应。没有证据对应的事实,应当列出;
(7)研究一审裁就各争议焦点在事实和法律方面的认定;
(8)对一审裁决书中涉及的金额事项,复核其适用的公式以及调取的数据是否有证据证实,并复核其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9)核实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鉴定费等费用是否漏列、错列、计算是否错误;同时核实上述费用的承担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0)核实一审裁决书中是否有列明上诉费的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信息,以免因未按一审裁决中规定的方式支付上诉费而丧失上诉权利。
2.2如发现一审裁决存在依法可以裁定补正的情形,应当及时告知一审法院并建议及时制作并送达补正裁定。
2.3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应当运用二维时间线重新研究原被告双方的一审诉辩逻辑体系。同时,绘制一审裁决的逻辑体系图,通过对一审裁决的逻辑性和体系性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影响二审处理结果的新线索。
2.4通过对一审裁决的解读,整理出一审裁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各问题进行复核与研究,并评估和论证其可能对二审结果的影响。
2.3新证据的收集:
(1)依据对一审裁决的研究,及时与委托人沟通并确认是否存在足以推翻一审裁决的新证据;
(2)依据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或证据线索,逐一核实,以获得有价值的新证据;
(3)对有价值的新证据予以固定,并做好提交二审法庭的准备。
2.3法律适用方面的再论证:
(1)复核一审裁决所适用的法律(含司法解释)的有效性,其理解是否准确;
(2)收集对本案可能具有影响力的最高人民法院、上级法院的审判意见、案例、指导性意见等,以确认一审裁决在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
(3)分析现行国家政策导向,并论证一审裁决的社会效果。
2.4上诉策略及上诉方案的制订:
2.4.1确认一审裁决是否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分析一审裁决认定事实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是否错误、程序是否违法,及是否存在可能影响一审裁决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
(2)分析一审裁决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3)分析一审裁决是否对案外人的权利造成妨害。
2.4.2确认上诉请求。明确维持哪些一审裁决的内容,哪些内容方张撤销,哪些内容主张改判及如何改判,以及是否要求发回重审。如果要求改判,其改判的范围不能超出一审的请求范围。
2.4.3针对确认的上诉请求,组织支持该上诉请求所必须依赖的事实和理由。
2.4.4上诉策略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上诉目标;
(2)实现上诉目标的可选择手段;
(3)调整后的举证策略;
(4)法律论证策略;
(5)对方当事人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预测,以及委托方的反制策略;
(6)调解与和解策略。
2.4.5依据确认的上诉策略确定上诉方案,并按本指引撰写民事上诉状。
3.
民事上诉状的制作
3.1民事上诉状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集中针对与上诉请求直接相关的一审判决存在错误;
(2)逻辑严谨: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3)论证详实:对重要的焦点问题从事实和法律角度进行全面充分的论证;
(4)便于援引:方便二审法庭审理,并直接在二审裁决文书中引用;
(5)极简原则:在能够说服二审法庭的基础上,使用最少证据、简述最基本的事实、撰写最小的上诉状篇幅。
3.2民事上诉状的内容:
3.2.1上诉请求:
(1)明确是否要求发回重审;
(2)明确撤销原审裁决的范围;
(3)明确改判的请求内容;
(4)明确一二审诉讼费用的承担。
3.2.2事实和理由:
(1)围绕上诉请求组织事实和理由,并使事实和理由与上诉请求能够一一对应;
(2)事实和理由的编辑顺序应当坚持重点优先原则;
(3)可按影响上诉请求的焦点问题区分不同板块,分别对所主张的上诉请求进行论证;
(4)每一个与上诉请求有关的焦点问题均应当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5)依据案件需要应当简要说明一审裁决的社会效果。
4.
民事上诉状的排版
4.1
页面布局
4.1.1纸张采用A4,纵向设置;
4.1.2页边距采取普通模式,即上下均为2.54,左右为3.18;
4.1.3首先将全文字体设置为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间距1.5倍,段间距为段前0、段后0。设置方法是全文选中,然后一一操作前述各设置选项;
4.1.4在上述状态下进行民事上诉状中各模块的排版;
4.1.5民事上诉状通常由以下模块组成:
(1)标题;
(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自然状况;
(3)上诉状首部;
(4)上诉请求事项;
(5)正文;
(6)结尾。
4.2
标题模块的排版
4.2.1标题模块前首先增加一个空行。
4.2.2 标题内容为“民事上诉状”。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加黑;
4.2.3标题“民事上诉状”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段间距段前设置为1行、段后设置为1行。
4.2.3标题应当居中(应当注意,先确认标题置于该行最左端时再进行居中操作)。
4.3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自然状况模块的排版
4.3.1
当事人自然状况需要列名的内容: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一审诉讼地位,当事人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住所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2)当事人为法人或法人分支机构的:一审诉讼地位、当事人名称、住所地地、法定代表人、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
4.3.2排版
(1)首先是上诉人,然后是被上诉人及应当列名的原审当事人。
(2)分行设置
不管上诉人、被上诉人、列明原审其他当事人,其自然状况方面的信息均应当按下表单独设为一行:
行数
自然人
非自然人
第一行
姓名(原审诉讼地位)
单位名称(原审诉讼地位)
第二行
民族,出生年月日
住所地
第三行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及职务
第四行
身份证号码
注册号
第五行
联系电话
组织机构代码
第六行
联系电话:
(2)字体、字号、行间距
第一行,当事人姓名或名称黑体宋体小四(不加黑),段前为0.5行,段后为0。
该模块其余各行的字体均为宋体小四,段前和段后间距均为0。
(3)对齐
第一行居左(不退格),该模块其余各行均退两个字,即4个空格。
4.4
上诉状首部模块
4.4.1上诉状首部内容为“上诉人(姓名或名称)因与被上诉人(姓名或名称)(案由)一案,不服(一审法院名称)(一审案号)(裁决书名称),现提起上诉。”
4.4.2上诉状首部的内容均设置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和段后间距均为0.5。
4.5上诉请求事项:
4.5.1上诉请求事项的内容包括标题与正文。
4.5.2上诉请求事项标题为“上诉请求:”,设置为黑体小四,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5,居左顶格设置。
4.5.3上诉请求事项的正文中,每项均需用数字表示(如1、2、3、……)。每项独立成段。均为宋体小四,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
4.5
正文模块的排版
4.5.1民事上诉状正文可以围绕上诉请求结合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区分为不同板块,并就每个板块分别从事实和法律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4.5.2正文中的每个板块均由标题和该板块正文组成;
4.5.3板块标题由“标题编号”和“标题内容”组成。标题编号为中文数字(如一、二……);
4.5.4板块标题编号及正文均为黑体小四(不加黑);段间距段前设置为0.5行、段后设置为0.5行;
4.5.5该板块正文部分,均设置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倍,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0.5行;
4.5.6板块正文中,可以给每个事实编上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
4.5.7正文最后,应当对一审裁决存在的问题及二审请求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评价,并明确最终的上诉主张。
4.6
结尾模块的排版
4.6.1“此致”用宋体小四,在与正文的最后一行间增加一个回车(即一个空行);
4.6.2此致的法院,为宋体小四,居左(不退格);
4.6.3此致与此致的法院间不增加空行即回车;
4.6.4上诉人信息为:“上诉人:(上诉人名称)”。上诉人信息距离“此致的法院”间为三个空行。宋体小四加黑。答辩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距离页面右边界4个字节的距离,即两个文字的距离。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1行;
4.6.5上诉时间信息:全部用中文大写,如“二?一四年六月七日”,宋体小四加黑,位于上诉人及上诉人名称中间的位置。具状时间的段间距段前和段后均设置为1行。
5.
其他
5.1团队各成员在使用本指引期间,应当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及执行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以便于对本指引不断升级。
范例: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法律时评
法律文书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