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通关四大绝技
2014-3-4 10:33:52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685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第一技:信心指数要高
通过是怀有从事法律职业梦的芸芸众生的一个不懈心愿,要想如愿以偿,就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那么对历年的考试情况就不得不略知一二,首先,让我们历史回顾一下历年司考信息情况:
年 度: 2002 2003 2004 2005
报名人数: 36.0751万 19.4286万 19.5000万 24.4000万
参考人数: 31.1344万 16.6995万 17.9000万 21.9000万
合格人数: 2.4098万 1.7000万 2.0000万 3.1644万
合格分数: 240 240 360 360
放宽地区: 235 225 335 330
合格比例: 7.74% 10.18% 11.18% 14.46%
由此表可以看出两个趋势,一个是历年参考的人数增加,另一个是合格比例也是历年呈递增的态势(2002年的考生特多是个特例,因为那年恰逢考试改革,律考变司考,当时2001的考生到了2002年才和2002年的考生一起参加考试)。
所以,考生们也不必未考便自乱阵脚,每年的考试都是通过人数在递增,虽然递增的速度不大,但如果你有必胜的信心,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今年递增率中的其中一员。现在又临一年一度司考报名时,估计今年的考生也应该不会少于去年的考生,但各位别怕,从事物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年的通过率应当也不会低于去年,所以考前为各位考生增强一下信心我觉得非常必要。
如果说自信不一定让你成功,那么丧失信心却一定会失败。必胜信念是司考中必不可少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复习之前一定要带着全身心投入的信念去复习,不能带着试试看探下科场不行下次再来的心态,这样你必败无疑,因为求其上,会得其中;求其中,会得其下;求其下,则必败,古有打仗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而,抱着必胜心态去复习那么就已经是事半功倍了。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纵然付出了努力,但最终结果也不可能全尽人意,若是真下了苦功亦求无愧于心就行了。
第二技:复习时间要合理有规律
堪称“中国第一考”,因此能通过司考的必有其过人之处,但是无论如何,花在书上的时间都是必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因为司考不仅仅是拼志力,斗智力,更是磨时间拼体力的考试,但是通过司考到底要用多少时间才能符合普遍考生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达到大家的心理平衡标准呢?因为不排除有极个别人鼓吹其三个月复习一次OK,也有极个别人扬言太容易考了,更有甚者用短时间却高分通过,这些都深深地刺痛着考了n次都不过的人,导致绝大多数人心理极度不平衡。
那么,到底多少时间才是合理的复习时间呢?我认为这个要分别对待,如果是科班出身的足不出户、狠下工夫、认真细致集中复习应该三个月通过没有问题。有身边两个例子为证:第一个是我以前大学的法学老师,他是三个月通过律考的,他说当时考前三个月他就把自己困在家里,三个月没出过门,没剪过头发连胡须长了都没空剃,饿了就吃方便面,连上厕所都拿着书看,结果就是三个月就通过了,他回忆说那复习考试的三个月现在想起来还真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样熬过来的;第二个是更近的例子,我所的一个2002年通过司考的律师,他也是科班出生,三个月通过,他说回想起来那三个月简直就是痛苦,门没出过,每天就看书,看到头都晕。如果是非科班出生复习方法对路足不出户、狠下工夫、认真细致集中复习应该预一至两年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用我自己为例,我自己就是带工作复习,用了两年时间才通过,那两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确实是两年如一日地复习。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复习,连过春节我也无法放开自己出去玩,就算偶尔人出去了但心还是在想着司考复习的问题,绝不夸张。现在回想我当时第一年复习的时候我也抱着必过心理,但最终却败在第二卷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手上(当时我第二卷才考了44分,2003年我还差18分)。
无论是三个月还是一两年的时间分配问题也要科学才行,必须保证自己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看书,因为如果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这样是很难出效果的,所以时间的安排要有规律才行。如果是带工作复习,那么晚上是必要的时间,如果是全职复习,那么一整天都是必要的。
第三技:磨刀不误砍柴功,教材很重要,复习方法也要对,复习计划不能少
复习方法很重要,方法对路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根据我自己的经验,2003年我就是复习方法用错了,浪费了我一年的“青春”。记得当时我根本没买教材,因为我认为看那三本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编审的司考指定用书(简称教材)太浪费时间了,还认为不可能有人那么蠢去看那套教材的,也认为要看完那套教材简直就是天方夜谈。说来好笑,2003年我的复习资料只有三套(因为我信奉书不必多,只要每套资料都搞透了就行),一套是近十年的律考和司考的历年考题解析,三套不同出版社的模拟试题(每套四份,每份共四卷),还有一套重点解析,我当时就天真地以为把这几套复习资料背熟了就必能过了,结果,我还真是每套都看了它十遍八遍的,几乎都能背出来了,但我还是因为对法理不理解,所以败走第二卷。
2004年我吸取了2003年的教训,制订了更严密的复习计划(每天看书不少于8小时,我真做到了当时)。在2003年基础上,我还是老老实实看了教材,还每本看了三遍。看第一遍真是强迫自己看下去的,刚开始第一天我几乎用了一天时间,我用手指着书(因为实在是太难看了,太艰涩了那些字句,不用手指着看就会看错行)逐字逐句看我只看了30页,而且还不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我还是规定了第一遍要强制自己每天看30页,三本教材共两千多页,第一遍每天30页就用了我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可怜第一遍下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三个月到底学了些什么,但是我没有气馁,接下来还看第二遍(我计划看三遍教材就到考试的时间了),看了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原先在2003年很多一知半解的问题豁然开朗起来了,我信心大增,越发想看了,看的速度也随着熟悉程度加快了许多。第二遍我能每天看70页左右不觉得辛苦,后来第三遍每天看100页不在话下。
所以,在此我想告诫各位考生,别看着小山似的教材发慌,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你用心了,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在看教材的同时我还买了一套配套辅导用书配合着看,简直就是如虎添翼,能对法条理解达到快、深、透的效果。
第四技:选复习资料要慎重
司考复习资料切忌杂乱,不要病急乱投医,一本好的复习资料能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个人认为,除了三本教材之外,还必须具备的是一套法律法规汇编、一套历年解析、一套重点法条导读、几套由名校的法律教授编写的模拟试题、还有一套教材的辅导用书。具有这些复习资料就已经足够,你同时还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要打听他人太多的意见,别山间竹笋墙上芦苇随风摆,一听别人说这套好又去买一听别人说那套好也去买一套,结果资料多杂到头来自己也分不清到底那套更好了。
我认为每套资料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参考答案会有个别偏差,所以选择权威点的出版社出版的资料出差错的几率会减少很多,因为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资料经过了历年来的编辑和修改已经很成熟了,所以答案也会比一些因为想赚钱而匆忙编写适应市场的单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速成的参考资料的答案要保证得多,这样也避免了考生在考试时因为碰到相类似的题型时不至于举棋不定而失分了。所以在选择资料上,我个人信赖法律、法制出版社和最高人院出版社的参考资料。
以上四技,若你掌握了就是一只脚已经跨过司考门槛了,就等9月考试大显身手了,2006年的考生,我在此为你们加油了!
搜狐社区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法律文书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