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我的律考经历
2014-3-4 10:33:21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743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2003-5-27 10:5 比起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我是最没有 目的性 的一个。从来就没有打算过做,而且,至今想起律师的那种烦琐与劳苦,也不免有些 犯醋 。之所以参加律考,完全是被逼上了绝路。 1998年毕业到一个国有的通信公司,外面的人都很羡慕,进去了才知道,哪是什么公司,分明是坐着收钱的行政机关。从小就讨厌 一张报纸一杯茶 的官僚生涯,但官僚体制却像如来佛的手掌,你永远逃脱不了。尽管如此,刚去单位的时候,还得装出一副老实样,尽量主动找活干,打杂、下力的在所不辞。不过,让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长期干些无关紧要的杂务,即便是我表面还在忍气吞声,别人也在为我惋惜。渐渐地对单位熟悉了一些后,人就自然 油 了。小事干着不痛快,能躲就躲吧。大事又轮不着我。要知道,我们一个部门,三个是年过四十岁 经理 ,正襟危坐之辈,另外那个 兵 资历也比我老。刚去的一段时间里还思考了一些单位的改革大计,不过,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头们除了心思放在自己怎么多捞一把,或者出国风光一类的事,哪会关心什么 长远发展 、 战略决策 一类的?所谓改革,乃借改革之名,行以权谋私之实而已。一番折腾之后,折戟沉沙,我也懒得搭理单位的事情,遂 一心只读圣贤书 。 本人生性浮躁,看书驳杂,那段时间,对会计很感兴趣,连英文版的厚厚的教程都读了。等到自己醒悟到是不是该去试一下考注册会计师的时候,一打听,报名结束已经两天了。没有考试,看书总是东一点,西一点,动力不足,用心不专。这时,听到我一位远在重庆的朋友在复习考律,于是对他说:好吧,我来陪杀场吧。于是把去年买的那套早已束之高阁的指定用书翻了出来。 正式用功是从五月初开始的。用了两个月时间将1999年的指定教材看了一遍。后来尽管出了新教材,但那 规模 ,确实唬人,用那位重庆的考友的话说 就算是小说也未必能读完 。因此,也只拣了法规汇编来买。第一遍是粗看,根本不去记,仅相当于初次接触,了解基本常识。第二遍从七月初开始,到九月十日左右,用的时间比第一遍长,是细看。这一遍是以法规为主,不懂的地方再翻书,还做了不少笔记。这一遍把基础打牢了。第三遍从九月十日到九月底,有点查漏补缺的性质。在第二遍和第三遍中,由于有些课本与去年的变动大,只好又去买来新课本,前后买了八本书,但恰巧是、民诉、、刑诉、这类重头课本没舍得花钱,后来还是吃了点亏。第三遍仍然以法规为主。到了十月份,短短的二十天,我还给自己安排了两遍的任务,其中一遍用十三天,一遍七天,最后按计划完成,无怨无悔地上了考场。 综观我的复习经过,前后近6个月,总计五遍(其中的小回合还不算),大多数必读的法规通读了六、七遍。从投入到复习以来,几乎是全天候的:上班也是看书,晚上时常要到两三点。平均一天没有十小时,也至少有八小时。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应归功于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然,自由也要靠斗争去争取。以前上班也会常有些跑腿、打杂的烦琐事务,但去年年底,我的部门经理有一件事犯在我头上,我趁机将积累已久的怒火向他发泄,拍着桌子大骂他一通,从此,他居然不好意思理我,不再叫我做任何事,岂不快哉。给考生讲这些,不是宣扬大家在单位不安心工作,而是说,许多和我一样的,在单位暂时不顺心的朋友,应该想一想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呢,是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呢,是那所谓的 温情脉脉 的上下级或同事关系,还是你的前程、理想和抱负?弄清了这一点,你才真正知道 抓大放小,忍辱负重 ,才有获取成功的可能。否则,整天 忙忙 的结果就是 碌碌 ,世界上这样的人太多了,不可不警惕啊。 刚打算参加律考的时候,以为这是十拿九稳是事。多年身经百战,胜多败少,也就让我轻易地树立了一条对待考试的信念 付出终有回报 。不过,等到我对律考有一定的了解的时候,这条信念有所动摇。当然,从终极意义上讲,付出的必然是得到回报了的,包括学识、经历、意志品质等等。但对于 通过 这个狭隘的目的来说,付出了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好结果 律考的偶然因素太大了。对于这种残忍的 偶然性 ,我们多是抱怨,包括我。但是,认真想来,或许律考的魅力也正在于他的偶然性,在于和这种偶然性的挑战和搏斗。试想,没有偶然性了,做律师的都自然而然的是法学院科班出生的博士、教授们,我等 绿林好汉 ,哪有份儿?没有偶然性,足球就是强队必胜,弱队必败,还有什么吸引力?没有偶然性,中国今年的好几枚奥运金牌就拿不到,而另外好几枚就不会飞入别人的口袋。由于律考,我基本没怎么关注奥运会,但偶尔打开电视,看到我们的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往下跳的那一瞬间,我想,这短短的几秒时间,会发生怎样的事啊,或许,一个小小的失误,他们就会让四年,乃至十几年的汗水付诸东流,会让十几亿双期待的眼睛叹息,但他们能不跳吗,能不去参加比赛吗?因此,律考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赛,是一出考验人的意志力与心理素质的竞技,或者游戏,它重在参与,而不一定是结果。或许,许多考生会说我的言论太 高妙 了,我就是冲着 资格证 来的,谁吃饱了撑的来玩这种该死的 文字游戏 啊。不过,不 高妙 又怎么办呢?律考本来就这么残酷,费力不讨好也是常事,太执著了,太计较结果了,弄出心肌梗塞反而不好,不如假装潇洒一点 反正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能把这不长不短的 马拉松 跑下来,当然得感谢阿甲和他的网站。我在广州,一个人准备律考,而且不认识一个考过或正在参加考试的人,枯燥的法律条文,无谓的反复,确实是考验一个人对 孤独 的承受能力。不过,当你打开网络时,你就会发现,有许多人在和你一起努力,还有许多已经冲过这独木桥,回头给你许多谆谆教诲。阿甲、阿乙和其他版主们,也不知道哪来的什么动力,写那么多机智幽默文字,化枯燥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于是,每个夜晚,虽然没有 红袖添香 ,却也孜孜不疲。肖胜喜老师的书,我也看了几遍,收获也不小。他在序言中说:抽一个月来看他的书,通过律考是没问题的,我信了,不过后来发现远没那么简单。考试复习以往年的试题为基础,这是绝对的捷径。不过,如果纠缠于每道试题答案的对错,就误入歧途了。肖老师的答案就和阿甲他们的答案出入多多。到底谁对谁错,有些地方你可以斤斤计较,有些地方还不得不囫囵吞枣。提高复习效率的绝招就是做笔记,本人在电脑里记下的笔记就达五六十页,再加上手工笔记,上百页不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愿我贡献的这些手稿会对考生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考生要自己多动笔头。 终于熬到考试了,第一张卷子发下来,我感觉到了 律考 的犀利。许多题目似曾相识,但却处处隐藏杀机。今年的考题,许多是专门瞄准那些难记忆、易混淆的地方出题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卷扭着 行政复议 与 行政诉讼 的区别来考,就算我平常还能分清,到考场脑袋也运转不灵,只好干看着丢分。一张卷子小心谨慎地做下来,居然时间仓促,答题卡差点没填完。第二卷仍然是一步一个小心,做完刚刚够时间。而前两张试卷都有人早早交卷,高谈阔论之际信心十足,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没摸着门。第三卷做起来就满面春风,做完了还检查了两遍,当时就断言,铁板上钉钉子的题有七十分。第四卷看似简单,时间也正好合适,但下来一对答案,犯了许多低级错误,一下十几二十分葬送掉了,于是对考试的结果也不再抱多大的希望。 考完了,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发现我又无所事事了。以前,每天关在屋子里用功,有时饭也懒得出去吃,随便泡点方便面、米粉什么的。而现在,我做什么呢?没办法,只好把电视节目翻了一遍又一遍。 为了排遣几个月 苦行僧 日子的沉闷,干脆请了二十日的长假,到华东周游了一番。回来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时间,重庆的那位 考友 突然电话告诉我:成绩出来了,快上网查询。遗憾的是,他没考上。由于准考证放在单位,我急忙赶到单位去,一路走一路想:没通过是正常的,万一通过了,我就马上买辆自行车,骑着回来吧。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连接,输入考号,查询,在那一瞬间,我闭上眼睛不想去面对自己的命运 睁开眼睛时,看到自己的成绩:245分,先不敢相信,接着是一阵狂喜。再仔细看每科的分数:卷一,60分;卷二,56分;卷三,77分;卷四,52分 我真的立刻去买了一辆自行车,一路唱着 咱们那个老百姓今个真高兴 回到宿舍,并把消息告诉给了远方的父母。 不过,这种高兴劲并没维持多久,大概就半个小时吧。稍过一会儿,连通知朋友的热情都没有了,因此,许多朋友,都是后来很晚才知道我通过了的,有些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当天是周五下午,等到星期一上班时,连告诉同事的兴奋都没有了。哎,许多东西,在我们得到的时候,觉得它又太平常了,快乐总是那么短暂。我还记得上一届的一个叫ANN的考生的感受,她说: 有欣喜,但更多的是平静。生命就是由无止境的目标组成的。律考通过了,要成为一名好律师,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我呢,才算刚踏入法学的殿堂,路还长着呢。 2001年的春天,打算脱离原单位了。早在一年前就想走,为了律考和其他一些事,多耽误了一年。不过,这一年,拿到了资格证,走得也扬眉吐气。虽然,不以成败论英雄,但通过了,那些平常没把你放在眼里的人终于对你另眼相看。或许,将来真打算做一名律师,在这里,我就应该向那些帮助我和刁难我的人们,一并顶礼了。并要对后来的考生说,律考固然要靠运气,但更要靠志气。多一分努力,也就多一分运气,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 自助者天助 吧。(作者:亦正亦邪)来自:中国网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