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司法考试:一场遗忘与记忆的卓绝战争
2014-3-4 10:34:25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587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到9月考试,还剩48天,研三学生韩晓心里又是一阵紧张。
每年9月的第3个周末,成为小韩日历上必须面对的一道坎儿,从2004年大学毕业开始,已经第4年了。
整了整眼前近两尺高的资料,她再一次回到备考的“疯狂冲刺”中。
14门核心课,数以万计的,小韩觉得她在进行的就是一场“遗忘与记忆之间的战争”。
翻一翻手头的法条详解和3本参考书,厚厚的3000多页,以每页1500字计算,会有500万字的基本知识,而保持每天10万字的复习量,就可以在两个月内把这些内容顺利地梳理一遍,剩下的时间半个月攻克8本白皮书,半个月再做一遍历年,小韩的计划从6月开始推进得卓有成效,只是想到巨大的记忆量,她还是觉得非常恐怖。
一起复习的“战友”把时下的生活形容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猫少,做得比驴多”,“压力太大”,小韩补充道,“吃得确实比猫少,看书看得根本吃不下,想吐!”这个暑假,她依然没有回家。学校的自习室里,每个人都是早到晚走,每个人都抱着大部头的复习资料,“全教室都是这样的状态”,这种群体性的紧迫感多少排解了小韩复习时的压抑。
今年,网上预报名总人数接近30万,可是每年只有10%左右的通过率。
求职的出口
陈建是一个反败为胜的典型。
通过司法考试之前,他觉得自己根本抬不起头来。
2004年6月24日,毕业离校的陈建拖着行李回到了老家,当天晚上,开始准备司法考试。
从邻居家门口经过,偶尔的一转身,陈建发现两个阿姨正在看着他嘀嘀咕咕,肯定是在说什么。“她们哪里知道司法考试是个什么东西”,毕业了还窝在家里,陈建觉得邻居的眼神中都带着嘲笑,此后的两个半月,他再没有走出家门半步。连自己的房门都很少迈出。
看书、看书,巨大的压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每天早晨7点起床,至少12个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不知疲倦,劲头十足,“只是经常失眠,主要是对于前途的焦虑”。
陈建认为,这种焦虑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个人的失败。
其实,直到大学毕业之前,他在同龄人中都算是一个成功者。2000年,法学逐渐成为显学,和许多人一样,陈建的高考志愿填了法律专业。凭借高分,他进入理想的专业,奖学金、学生干部、优秀毕业论文,该有的荣誉一个没落下。唯独工作,让这个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挫折。班上的50个同学,除了6个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的,大多都没着落,有着落的基本上和专业不沾边。
“我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难道培养我们法学本科生出来就是为了改行吗?”面对狭窄的就业面和急剧扩张的法学毕业生,陈建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全国的高校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没有法学专业,“可惜这么好的一个专业被办滥了,办起来又不需要门槛,不需要仪器设备,找两个老师就行,最搞笑的是广东一所高校一年居然就招收1121个法学本科生。”
攥着一张法学学士的文凭,陈建发现他只能打打杂,“想在律师事务所实习都优先考虑通过司法考试的和研究生”。过了才能考法院,过了司考才能当法官,拿到“入门券”的陈建在当届的公务员考试中顺利进入地方法院。
被司考逐渐卷入的学生生涯
小韩就没有那样的幸运,她认定自己“考运很差”,连续两年都是350多分,离分数线几分之差。
本科毕业那年因为考研失败,小韩承认自己也没下太大工夫,“没有通过司考理所应当”。2005年,考研成功的小韩没敢松懈,却再次在司法考试中失败;2006年,小韩又一次铩羽而归。
“这是第4个暑假了”,小韩叹了口气,她的生活被司考折磨得毫无生气。
早上6点她开始出发去教室,生怕空调教室里来之不易的领地被别人占去,接下来从早上7点不到,一直到晚上9点,她的一天就在不到一米的桌子边弯腰埋头地度过。本来大家都还是很正经地坐着,后来实在吃不消的时候,什么样的姿势就都有了,“连女生也顾不得什么端庄举止”。除了看书,大家几乎没什么念想。
暑假食堂的饭菜糟糕透顶,天天一样的伙食,小韩还要边吃饭边感受蒸桑拿的感觉。回来的路上,一位去年考过的同学向她打招呼,“平时你和谁说话?”
小韩想了想,“今天在见到你之前,只和食堂的阿姨说过一句话——要这个。”
“这是只有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才会问出的话,你是不会理解的。”小韩说。在这样的复习阶段,每天想说句话都困难,因为时刻面对的是书本。
午睡怕耽误太多时间,小韩就在桌上趴一小会儿,然后起来打杯水,继续看书。
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被捆在司考上,从五六月份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到9月份考试,再焦躁不安地等到11月份成绩出来。
即便是高考、考研,小韩也没有觉得这样辛苦过,时间精力花得比考研还多,信心却比考研还要少。交谈中,小韩字斟句酌地把司法考试称为“不容易”,她拒绝将这样一场考试定义为“难”,“不容易”让她觉得自己有超越的可能。
2006年考入中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吴旭政有些后悔,去年因为考上研究生松了口气,没有参加司法考试,浪费了一次大好的实战机会。过去的一年,她的生活围绕着司法考试在转,实际上,全班都在忙活这件事。
能不上的课就不上,老师列的专业课阅读书目早就抛之脑后,论文和研究更是无暇顾及。其实老师也知道大家难,本来该在期末进行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被挪到了9月底,让大家先过司考再说。师生见面导师关切的话题常常这样开始,“怎么样,司法考试过了吗?”
本科生也不断加入到这一行列,根据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的统计,今年应届毕业生报名人数明显上升。
江苏警官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意向调查中,“准备司法考试”仅次于“报考公务员”和“准备考研”,大大高于“参加社会招聘”。调查人员解释,虽然司法考试不是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但考虑到法学专业的特殊性,还是把参加司法考试作为一个调查问题。
司法考试必须获得本科学历之后才能报考,陈建认为,在这个号称“就业绝缘体”的本科专业里,很多同学跟他一样,在毕业后选择了考试。
不得不冒的险
司考困难户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角色。
客观的苦难怎么都好克服,心理上的压力让人受不了。小韩正遭遇着这样的瓶颈期,“有的时候觉得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在奋斗,这样浩大的工程,自己根本过不了”。
她还在坚持。“没有刻苦的努力就不会在百分之十中占一席之地,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
“我学法律学了7年,还能干什么?”小韩反问我。但她坚决支持精英化的职业教育,在她看来,中国的司法考试在世界上来看是最简单的。
实际上,这一次,她也想到了放弃。“今年再考不过去,就转行”,说完,小韩开始继续复习。
即将升入研究生3年级,要毕业了,这是小韩必须做出的选择。
从司法考试中解脱出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种是转行。“转行只能算是缓兵之计,绝不是志愿所在”,郭阿蕊是个爽快的女生。和班上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后,她并没有机会进入司法行业。
即使马上就要升职,即使“在社会上待了太久早已经忘了考试的感觉”,郭阿蕊还是在4月辞了职,全力备战今年的司法考试。
辞职时间把握得刚刚好,“战线不能拉得太长,拉太长了熬不到考试”。如果不辞职,郭阿蕊觉得一定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复习量。她的一个朋友,边工作边考,已经考了7年,“人都考成了一部历年真题集”。
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考一次,肯定会成为郭阿蕊永远的遗憾。
“只要你想干这一行,这个险不得不冒!”离开南开大学法学院两年后,郭阿蕊重新捡起她的志愿。
中国青年报·江江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