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分综述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14-4-9 23:57
标题:
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分综述
理论精解对简答题的重点理论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精解,希望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方面使考生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使考生举一反三,对于其他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发展目标。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包括: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最佳执法效果的思想基础,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同时,应当坚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至上”原则,即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原则。“三个至上”的提出,从政治体制、阶级本质和法治特征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限,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包括:(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2)保障人权。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和法律观念,严格遵守法律,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3)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其基本内涵包括: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由于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也是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艰苦性背景下的正确选择。其基本内涵包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特别注意:(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2)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1.健全完善立法: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还存在立法不完备,对社会生活规制与保护不足的缺点,因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健全完善立法。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能盲目借鉴外国法律;区分法律手段和其他社会调整手段的关系,使得法律的作用最大化;同时,法律体系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系统,所以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使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2.坚持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践行,主要在于执法阶段,所以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应当做到:行政要合法、行政要合理、行政要高效便民、权责要统一、政务要公开、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不断提高。
3.严格公正司法。司法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场所,应当坚持“三个至上”原则与司法的人民性,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效率、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充分发扬司法民主。
4.其他基本要求,包括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和坚持依法执政。
(四)“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它既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又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三个至上”所蕴涵的精神,不仅体现了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党的事业至上是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的根本保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事业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的本质要求,宪法法律至上是党的事业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实现方式。“三个至上”的提出,从政治体制、阶级本质和法治特征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限,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巧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以记忆为主,比较杂乱,尤其是五个内涵的具体含义,老是记混,张冠李戴,今早看了看,背不下来那5个含义的具体含义,就突发奇想,编成口诀,很容易就记住了,嘿嘿。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1、依法治国————————一
2、执法为民————————只
3、公平正义————————功
4、服务大局————————夫
5、党的领导————————党
一句口诀:
一只功夫党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新
执政为民是本质特征——————本
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驾
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驶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证
一句口诀:新本驾驶证
二、具体内涵:
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口诀:
民法限制人民民主——————————民
法制完备——————————法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限
权力制约——————————制
2、执政为民的基本内涵:
口诀:
本人文明以人为本——————————本
保障人权——————————人
文明执法——————————文明
3、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口诀:
法理成绩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
合理合法——————————法
理程序正当——————————成
及时高效——————————绩
4、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口诀:
手绕足(联想一下,服务就要行动,行动要靠手足,嘿嘿)
把握大局——————————手
围绕大局——————————绕
立足大局——————————足
5、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口诀:司政组(联想一下,司考政治领导小组,嘿嘿)
思想领导——————————司
政治领导——————————政
组织领导——————————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
政治性——————————证
人民性——————————人
科学性——————————学
开放性——————————放
一句口诀:证人放学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口诀:国民党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民主法治——————————民
公平正义——————————工
充满活力——————————利
诚信友爱——————————爱
安定有序——————————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喝
一句口诀:民工爱喝安利
高分答题技巧首先,这几年卷四第一题简答题肯定会结合材料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用预测,请大家深信不疑。
其次,简答题是半客观题半主观题,其中有一半的分是有标题答案的,有一半的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以去年为例,卷四第一题有四个给分框,其中只有第一个给分框是有标准答案的,其给分标准是,答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点中的一项,则给一分,答出五项则给五分,答出三个至上中的“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中的一项,则给一分,答出三项则给三分。第一个给分框严格按此标准给分,只有答出了这八项,才能得八分,如果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其他内容,即使答得再好,也不能得分。去年很多考生第一题背得很好,但没答出以上几点,这8分就全丢了,很可惜。第二个得分框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对以上的八点进行扩展,不管扩展的内容写的是什么,就可以酌情在5分以内给分。第三个得分框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结合材料,不管怎么写,即使是把材料中的某句话抄下来再扩展一下,就酌情在4分以内给分。第四个得分框也没有标准答案,纯属阅卷人酌情给分,可以结合字数是否答到要求等酌情在3分以内给分。
最后,建议在2010年答卷四第一题时,不管材料是什么,不管题目怎么问,都先答上5+3+3,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项内容+三个至上的三项+三个统一,就可稳拿一半的分左右。然后,对这5+3+3的内容进行扩展,因为这一项没标准答案,可以随便答,都能得分;之后,再结合材料答一段,从材料中抄几句话,再加几句话即可;最后,要注意字数达到要求,字迹整洁。 按此方法做答,卷四第一题即可拿高分。
精彩推荐: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